首页 楚才竞赛文章正文

第39届“楚才”特等奖候选作品(初中组)公示来了!

楚才竞赛 2024年03月13日 11:04 146 admin

af6df197c21fadc17e34989a2e9901a7.png
“天创·长江|云栖风华”

第39届(2023)楚才写作大会

对特等奖候选作品进行公示

接受社会各界评判、监督



目前,第39届“楚才”评审数据

正在作最后的整理归类



e0b0d54939d5a1a7bc8b0bb7f9c61414.png




第39届“楚才”特等奖候选作品

公示说明



01 公示不设名额指标,一切以质量为准。公示期间,作者信息仍未解封,处于保密状态。


02 所有特等奖的产生,经过初评、复评、定评1、定评2、终评、网络查询、公示、进校走访八道程序。


03 质量、原创、真实,是楚才评奖的核心标准。同时考虑各年龄段的能力差异,兼容并包。


04 如发现公示作品有抄袭、舞弊现象,请在微信公号后台留言。一经查实,将取消作品候选资格。


05 公示期为3天。

楚才竞赛委员会

2024年2月20日


下面赶紧来看看

第39届“楚才”初中

特等奖候选作品吧


07


《青春纪念册》

初中一年级,题号3


我轻轻地翻开七色笔记本,又一次回到那段青春飞扬的时光……她歪着头,一脸坏笑看着我。我的脚正使劲地摩擦地面,因为一只恶心的口香糖顽固地粘在我的鞋底。

“可恶,谁这么恶心!”我气急败坏。“是我。”她倚靠在窗角,手里拿着一罐可乐,有些幸灾乐祸。我白了她一眼,背过身继续和口香糖作战。这时,一只纤细的手伸到我的面前。

“你好,我叫唐糖,做个朋友吧!”没等我说什么,她就自作主张把手里的可乐倒在我鞋底的口香糖上,然后淡定地扯下口香糖。

阳光下,她凌乱的刘海在微风中拂动,圆润的脸上,依然是那种坏坏的笑,充满着青春的活力与张扬。我第一次觉得世上的笑容原来可以这么特别,这么有魔力。这是开学的第一天,也是我们友谊的开始。

很快我们就混熟了。有一天,我俩躺在我家的地板上,吃着爆米花,讨论着《小妇人》(美国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的长篇小说——编者注)。突然,她转过头对着我的眼睛,认真地说:“那只口香糖是你趴在桌上午睡时,我故意粘上去的。”我哑然。“因为,我是糖,我想做你的朋友,我们永远在一起!”她又恢复了不羁的神态,欢叫起来。

其实唐糖和我是两个世界的人。我家境优渥,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她妈妈从大山里来武汉,在一家小服装厂打工。在她六岁时,父亲就永远离开了她们。可唐糖永远像个叽叽喳喳的小鸟,在阳光下,光芒四射,充满活力。她就像是一枚磁铁,深深地吸引着我。

有时候我想,为什么唐糖会令我如此着迷?她就是个疯丫头,是个捣蛋鬼,是老师眼中又爱又恨的小精灵。她常干一些坏事,比如偷偷替换同学铅笔的笔头,将墨水搞得到处都是,或把同学修正带的芯子扯出来,缠在同学头发上。同学们气得咬牙切齿,她却哈哈大笑。

放学时,她总会拉着我的手央求:“今天到你家去学习,好不好?”我知道她是觊觎我家满壁的图书。到了我家,活泼好动的她立刻在书架面前安静下来,和平时判若两人。她沉浸在书中的侧影,在夕阳的映衬下,是那么美。她优雅地翻着书,不时用一个有七种颜色的笔记本写呀写。有一次,她拿着那个七色笔记本自豪地对我说:“瞧,我的笔记本就是天边最美的彩虹。”

班主任藏书丰富。有一次,她让班级的前两名去她那里一人领一本书。第一名是她,第二名是我。我选了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她选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海浪》。我羡慕地看着她,总感觉她阅读的层次远在我之上。我请求和她一同读《海浪》。放学后,我们一起来到校园旁的湖边,在一棵梧桐树下,我痴迷地听着她对小说的分析和看法。夕阳柔软的余辉映在翻开的书页上,仿佛也要分享一下伍尔夫的大作。时间的脚步偷偷地移动着,周围充满了泥土的气息,青翠的草丝散发着一缕缕清香,小河常常突然“咕咚”一声,好似一粒星子、石头或者一只青蛙跳了进去。天暗了下来,一切那么宁静、美好……

可这世间的美,总是那么脆弱。

唐糖两天都没来上学,放学后我想去她家看看,突然发现竟不知她家的地址。就这样,像突然出现在我面前一样,她又突然地消失了。我忍不住去问老师,老师说她转学了。

两周后的一天,我背着书包走出校园,她从一棵香樟树后跑出来,手里拿着那个厚厚的七色笔记本,笑嘻嘻地看着我。两周不见,她圆润的脸庞好像清瘦了一些,但眼睛依然那么清澈灵动。“你野到哪里去了?”我拽住她的胳膊,急切地质问。她故作轻松地说:“老妈上班的服装厂垮了,她得回老家去,我转学了。我们那里虽然是山区小镇,学校修得倒是不错的。”她把七色笔记本重重地放在我的手上,说:“这个留给你做个纪念吧,有了它,我们就永远在一起了。”

我不知道怎么和她分手的,做梦一般看着她离去的背影,两条辫子在夕阳里跳动,像小鱼跳出了水面,跳出了我的生活。

起初一段时间,我时常会收到她热情洋溢的来信:这里的老师蛮好的,只是水平不敢恭维;交到新朋友啦,跟妈妈学会剪裁衣服啦,完成了一篇小说啦……

但时间像断了线的风筝,再后来,我们渐渐没了联系。

在唐糖离开我的日子里,我常常摩挲着她留下的七色笔记本,那是我们的青春纪念册:可乐,口香糖,一根树枝,一只乌鸦,一块白色的鹅卵石,地面上亮晶晶的小水洼,一些生僻的字词,一句杜撰的名人名言,对某名作搞笑的点评,和我一起干的坏事,一起放肆的大笑……

一行行娟秀的文字,像珍珠一样散落在七彩斑斓的笔记本里。翻开,就像是在聆听由唐糖的笔尖与纸张碰撞出的青春交响曲——那张青春飞扬的脸和那双清澈灵动的眸子,还有那颗在生活变故面前一往无前、热情洋溢的美丽心灵。

一段明亮的G大调,总在我的生命里回响。(完)


推荐词

少年的青春叙事里,当然少不了同龄好友、闺蜜,这是他们最切近的同行人、见证者。

一个来自山村,野性十足,也灵气逼人;一个长在城市,温良敦厚,知书达理。两个背景、个性迵异的少年,在这篇美文里和谐统一。

文章中“我”是暗线,“唐糖”是明线。看似更多的是“唐糖”在闪光:自主,要强,才思敏捷,性格多面而复杂,“在生活变故面前一往无前、热情洋溢”……其实,“我”的明察和悟性也是天赋异秉——两人彼此欣赏,惺惺相惜。

由此我们相信:纯真少年的友谊,他们之间的心灵契合、精神慰藉,是可以超越家庭、财富、阶层这些标签和外物的。

青春多彩而美好,但又总是搀杂着一缕淡淡的忧伤。纯真的友谊如一坛美酒,在时光的隧洞里发酵,历久弥香。正是这些美好的情愫,拨动着读者的心弦,让我们也打开了自己的青春纪念册。

(楚才评审团)





08


《敏感与迟钝》

初中二年级,题号2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父亲的形象是冰冷而又模糊的。

他从来不会像母亲那样关心我,在我考试失利的时候安慰我,为我指明方向,给我的印象只有木讷和迟钝。

考试后,老师照例把分数告知家长:不及格。回到家,我不敢面对试卷上的一片片红叉,更不敢直视父亲的眼神,是愤怒?还是失望?

我掉入压抑的阴影中,城市的高楼在轻浮的夜色笼罩下显得那样孤独无助——正如同现在的我。

夜,在一寸寸缩短。

我硬是把改错的作业拖到了深夜。30分钟,1个小时……我才解出两道数学题,然后一团软泥瘫在了椅背上。

“吱——”,门开了,是父亲,一向沉默寡言而又迟钝的父亲。他端着一杯热牛奶走进来,轻轻放在我的桌上,看了看我的试卷,用手机拍了一下,然后什么也没说,走了。尽管我知道父亲不善言辞,可我还是接受不了他的木讷。

过了很久,我总算把作业写完了,打开房门去客厅放杯子,却发现父亲竟然还没睡。父亲看到我,说:“快去睡吧。”留下了几张密密麻麻的草稿纸,便走了。

我走到桌前,轻轻拿起那几张纸,震惊了:上面写的全是我刚刚为之绞尽脑汁的数学题。其中有两道,他的解题思路明显要比我简明扼要——原来我走了那么多弯路,白费了那么多脑细胞。

恍然间,这几张纸好似几颗小石子,投进我的心里,一阵阵泛起涟漪。父亲本可以和我凑在一起,商量指点,帮我早点收工的,但他没有那样做。他是不习惯跟我那么亲近吗?还是怕我不自在?也可能,他坚持认为,我的路,最终还得我自己去走。

但那一刻,父亲在我心里突然有了色彩。他好像并不如我想的那般迟钝、冷漠,其实他也有敏感的一面。

今年(2023年——编者注)4月份,父亲病倒了,妈妈去医院照顾他,家里只留下我和奶奶。春天的家里一夜入冬。

父亲住院的前一晚,在家里收拾住院要用的衣物,我不知道父亲到底得了什么病,问他,他只说:“没啥大事。你在家要听奶奶的话,好好学习,等爸爸回来!”我强忍着眼泪,点点头:“你放心吧。”

其实我知道,父亲得的不是一般的小病,因为我曾看到妈妈躲着我偷偷地哭,她用手捂着嘴,怕被我听见。

父亲走之前,对我笑了笑,“一定要听奶奶的话啊,有什么事给我打电话。”他的言语还是那么短。

现在我慢慢明白:一直是父亲在撑起这个家,他的“迟钝”“沉默”,滋养了我的“敏感”世界。

不久,妈妈跟我发信息,爸爸要做手术了,可能半个月回不来,让我在家好好的,爸爸才放心。后面还跟着一张图片。

我看着那张照片,渐渐湿了眼眶。父亲憔悴的面容,下耷的眉毛,微睁的眼睛,昏昏的眼神,无一不表明他病得不轻。

“爸爸你一定要好好的,我在家等你回来!”

我手指僵硬地输入着。

聊天框上方一直显示着“对方正在输入中”,却久久没有消息发来。

我的心也一直悬着。我知道,一向不善言辞的父亲有很多话要对我说。

过了很久,发过来了,却只有8个字:“爸爸一定会好好的!”可这几个字,让那冰冷的聊天框瞬时有了温度。爸爸是敏感的,他也害怕死亡,害怕以后再也见不到我和妈妈了,只是他不想让我们担心。

可他最终没能实现自己的诺言。10月,他跳出了时间,成为了一颗星星。

后来,妈妈说,手术前一天,爸爸看着我发的信息,哭了很久。他不想让我担心,但又不知道怎么回复我。迟钝、木讷只是他的外表,在内心深处,他其实一直是一个敏感的少年。

没有长亭古道,没有折柳送别。我的不善言辞的中国式父亲,累了,烦了,痛了,怕了,也不会说,他一直用他的方式守护我,陪伴我。

再见,爸爸!下辈子,我还做你的小棉袄!带着你的思念和对你的思念,我会时时回头看,但步子要坚强向前走。(完)


推荐词

外表迟钝、木讷,不善表达的父亲,内心深处却住着一个超级敏感的少年。全文不著一个“爱”字,却分明让人看到父爱如山。

面对失去父亲的痛彻心扉,作者却写得异常克制。没有天昏地暗,没有长歌当哭,简单的情节、细节,舒缓的白描、叙述,却让人不禁泪目。

因为敏感而至迟钝,因为迟钝而愈敏感。在这篇中国式的亲情、父爱主题文章里,我们能品出很多生活和人性的况味。

(楚才评审团)





09


《对 局》

初中二年级,题号2


室内,敏感与迟钝肃坐对弈,敏感执黑,迟钝执白。黑子深邃,白子耀眼。

敏感曰:“《说文解字》云,敏感,敏氏,名感。感天地之变幻,感世间之人心。可谓处世之大道。”

迟钝曰:“此书亦云,迟钝,迟氏,名钝。钝,钝于形,钝于感,处变不惊,诚为天下至理。”

二人假托《说文》各抒己见,言毕相视而笑,齐曰:“既为同乡,祖上却相对千年,今饮酒弈棋,释前嫌。”

酌酒,黑子落盘。

敏感曰:“当今形势,小至亲友之交往,大至各国之往来,无不需感。感其喜怒,便知其进退,方可思良方,破局。反观君,钝又有何妙计窥探天下人心?又何以运筹帷幄?末了,终以钝与迟丢了性命。”

迟钝笑曰:“此等小事何危于性命?君此言,过矣。夫钝,实为参透世间万物,皆了然于心,方以淡泊,以钝御其险,而非愚。敏感者,过于机变琐细,徒增烦恼罢。”

敏感曰:“性命悠关,岂为小事?千百年来因迟钝错失良机,引得杀身之祸者少乎?昔大唐玄宗,钝其感,禄山之反人尽皆知,迟不发兵镇之,都城长安陷落,玄宗仓皇逃亡,叛军金戈铁马踏遍中原,大唐盛世戛然而止;朱元璋与陈友谅、张士诚激战,元人钝察其用意,竟欲以金银招安朱元璋,延误战机为朱所灭。再看明嘉靖首辅夏言,误判严嵩而在政斗中失败。古往今来此事不奇矣!”

迟钝曰:“甚矣,不然。君所言,固有其理,然皆属权谋之事,鄙俗至极。吾看破世间一切,何需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殊不知终是历史尘埃、后人笑柄。”

敏感曰:“吾岂拘于权斗?精神之富足亦倚吾辈。夫黛玉葬花,若非敏感,何来惜春伤怀?‘一朝春尽红颜老’‘红消香断有谁怜’……此等意境何物可拟?再者,见半盏月光李太白咏出《静夜思》,王荆公亦吟‘明月何时照我还’;望‘天接云涛,星辉散落’,李清照激发‘九万里风鹏正举’,一曲《渔家傲》雄视古今……如此这般,岂不美哉,妙哉?”

迟钝为之动容:“诗意至此,实为惊人之绝唱。然则所谓敏感,乐于花开,悲于花落,未免太过脆弱。人生一世,岂能整日徘徊于一时之欢欣与悲鸣?依吾意,应是笑对世事,看透生老病死,悠然自乐。寻一处蓬莱桃源,饮酒下棋,吟诗作画,似范公所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抵达人生至高境界,是为人生终极之道也。而钝与迟,便是行之舟。钝,亦为盾;迟,则恰逢其时。迟钝之意义,原本在此。”

敏感落子之手稍顿:“君所言,亦有理。”

至此,二人再次相视而笑,齐曰:“万物皆有其正与负,吾等便将此局交与时间,任后人自去评述。”

试问,敏感与迟钝孰更胜一筹?(完)

推荐词

面对“敏感与迟钝”,很多人会自然联想到“对比”“互有利弊”“辩证”这些关键词。同题文中,这条路径比较拥堵。作者用文言形式,想象“敏感”与“迟钝”对弈,让说理有了画面感,别开生面。

初中生驾驭文言,有一定难度,作者敢于尝试,勇气和才情可嘉。从表达效果来看,文言有一定的巧劲,它最大的特点是“言简意赅”“文约意远”。而引经据典、针锋相对,让这篇文言内涵丰满,丝丝入扣。

也有遗憾,“敏感”与“迟钝”在对弈,但文章内容尽数是在辩论,难免会有“议论文翻译成古文”之疑。如果能在棋局发展中体现两个“棋手”的特质和得失,局里局外相映成趣,岂不更妙?

(楚才评审团)





10


《一起望春》

初中三年级,题号4


“咚——”这种敲击金属的声响,已经是我在“拜年”期间第九次听见了。

“对不起,您访问的用户处于离线状态,无法访问他的空间,请留言并退出。”冰冷的提示音之后,就会从天空中传来这句机器人的声音。

“唉,又一个不在线,算了吧,点一下‘祝福’,换下一站吧。老婆,帮忙看看任务单,我们还有哪几家要去?”

“还有你四叔……”妈妈戴着防辐射的护目镜,漫不经心地翻着名单。护目镜是黑色的,把她的眼睛遮得严严实实。

“什么?我还有四叔?唉,我爸妈到底有几个兄弟姊妹呀,我就没弄清过。”爸爸嘀咕着……

眼下,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几乎已满足了全部的生活需要,人们早已不与现实中的人交往。国家为缓解这种“人伦危机”,创办了“2050大年初一云端访亲”活动,只需操控手中的“中转站”,便可以访问亲戚的虚拟世界,同时也能让相隔千里的亲人访问自己的虚拟世界,有仿佛置身现实的神奇效果。“虚拟世界”是用一串串数字代码建起的多人联通系统,为了防止数小时都置身于成千上万代码中带来的伤害,“拜年”期间,人们必须穿上厚重的金属防护服和护目镜。

“好,再去两家——管他们在不在线呢,只要再点上两个‘祝福’,就可以向单位提交完成啦!”拜年几小时来,这是爸爸妈妈脸上第一次浮现出一抹笑意。

“妈妈,快点儿啊,防护服穿着好重,不舒服!”我好讨厌这件防护服,可爸爸妈妈说,在虚拟世界,脱下防护服,过不了多久就会化为一堆数字。

“如果运气好,你可能会变成一只数字组成的小鸟。”爸爸打趣着,指了指虚拟天空中一只小鸟的影像。

小鸟吗?那还好些呢,虽然只是影像,可至少它们是成群结队地在飞!

“好了好了,任务完成了,走,我们可以回中转站了。望春——”这是今天妈妈第一次叫我的名字。

“望春,走啦!”爸爸拉过我的手,“想啥在呢?”

“想——什么?哦,我刚刚在想——小鸟。”我说着,一边出神,双脚一边不受控制地向前走。我不是在想小鸟,我是在想奶奶好久以前给我讲的一个故事。故事中,还是小女孩的奶奶——跟我现在差不多大,过年期间,能见到好多好多兄弟姐妹、表哥表妹;那个故事中,有炊烟,有年糕,还有……

我来到了那个世界。

远远的,有炊烟飘出的那座小房子里,一个小女孩发现了我。她和我一样,长着小小的鼻子,圆圆的脸蛋,不同的是,她的嘴巴是樱桃般的红色,而我的嘴唇颜色比她淡许多,像是冬天太阳刚刚升起的颜色。另外,她的眼球和眼白,是乌黑与雪白的。那正是童年时的奶奶。

此时的奶奶当然不认识我,可这一点儿也不妨碍她一蹦一跳地向我跑来,头上的两个羊角辫一晃一晃的,像是好多年前童话书中描绘的山中住着的小精灵。

“你也住在我们村吗?”她笑嘻嘻地问。

“嗯,是的。”不知为什么,我脱口而出这个回答。

“你身上穿的是什么?”她好奇地用手碰了碰。“哇,好硬,好冰呀,你穿得不难受吗?”

难受,当然难受。不由自主地,我脱下那件防护服,浑身上下顿时轻松下来了。我并没有像父母所说的那样化为一摊乱码。

“英儿,灿过来,炊烟灿向那个山头了!”那是家乡的方言,“灿”就是“跑”。

“好,我马上去!”奶奶将目光从防护服转向了她的小伙伴。

“奶——不,英儿,那些都是你兄弟姐妹吗?”

“不是,你看,那个是我表哥,冲我们招手的三个是我的堂姐妹,最小的那个是我三姨家的孩子……通共十几个呢!每年过年,大家就都来我家,不论是近亲还是远亲,我们这些孩子就聚一块,大人们在屋内吃饭,我们小孩就在屋外生堆火,打年糕,大木棍打在白白胖胖的面团上,可好玩了。我待会儿就给你看,一打下去,白面团先凹下去一个坑,又慢慢地弹回来,真的很有趣!”她那樱桃色的小嘴上下飞速翻动着,“打完了,淋上秋天就存好的桂花蜜,在火上烤烧就送进屋,那十几个大人啊就抢着给我们发红包,大的红包啊,有十元的呢!”

“那所有的大人你们都认识?”我突然问。

“那当然啊,平常一有空,我们几家就经常串门,熟着呢!”

“真好……”我喃喃着,望向天空——没带护目镜,天空却并不像父母描绘的那样会刺得人眼生疼。也许,这里的天空并不是代码拼成的?

“哦,对了英儿,你的小伙伴们刚刚叫你去做什么?”

“找春天。我们村有个传说,小孩子们都信的。当所有亲戚家的炊烟都飘向同一个山头时,你望向那座山,就能望见春天!走,我带你去看!”

十几个孩子齐齐站在山脚下——我们来自不同的家庭,但我们都是亲人。“长大了,我们还要永远在一起!”不知是哪个孩子冲着大山喊了这么一句,所有的大山和孩子便一起重复着这句话。

我把一切都悄悄地录了下来。

“望春,你人呢?”智能手表中传来了妈妈焦急的声音,“去你的空间,也显示你不在线啊!”

“谁在跟你说话?”英儿——不,奶奶凑了过来,“不在线是什么意思?”

“就是我妈在家没见到我。”

“那不叫不在线呀,那叫不在家!”英儿眨看她黑葡萄般的眼睛。

“对,线就是家……”

“线怎么会是家呢?有亲人的地方才是家!”

“对不起,英儿,我得回去了,我以后——以后再来!”

“等等,你叫什么名字呀?哎,你还没跟我们一起打年糕呢!”她的声音,像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传来。

……

“天啊,望春你疯了?进虚拟世界不穿防护服?这孩子命真大。”

“妈妈你听。”我把录下的声音点给妈妈听。

“你叫我听什么?”好妈听了好久。

奇怪,妈妈好像无法听见我录的音。爸爸也不行。但我可以啊!

“糟了,这孩子已经开始胡言乱语了,”爸爸叹了口气,“说过多少遍,在虚拟……”

“不,我刚刚去的不是虚拟世界,那才该是现实,亲戚间每天都有来往,他们说,我们永远都不分开!”

“你先睡一觉吧。”门砰的一声被关上了。

“吱呀——”门又被打开了,是奶奶。“望春,那段录音,我听得见。你的名字,就是我给你起的。”(完)


推荐词

看似科幻题材,其实是回忆的写实。当然,这个“回忆”,是一个初中生不具备的,它的内容和场景,来自长辈的描述,只不过,少年心向往之,父母却有点淡漠了。

面对“断亲”这个命题,作者直接还原了奶奶儿时的画面——借助高科技,在虚拟世界里。让我们感叹往昔家族融洽、亲情淳朴、少年纯真的“乡愁”,对比意味强烈。

除了构思灵巧,选材精当,文章的语言朴实而富有张力。“线就是家”“有亲人的地方才是家”“我和奶奶才能听见录音”……这些说法和意象,让文章的厚度和力度倍增。

(楚才评审团)




如水教育 鄂ICP备18006722号-1 
复制成功

微信号: rrushui00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我知道了
rrushui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