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暑秋课程体系1如水课程核心优势——建立更好的思维方式和处理信息的模型很多课偏重于知识的讲授和记忆,信息是一定会过时的,我们不去学习和教那些过时的...
2025-04-24 31
正是盛夏繁茂,河山大好的出游好时节
暑期带着孩子出游必不可少
游玩归来,如何教会小孩
用自己的笔墨
记录眼前的美景
游山游水后,怎样写出一篇
生动有趣的游记作文
游记要怎么写?
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必不可少
同时也要做到条分缕析,步步清晰
让我们跟随武汉名师的步伐
学学名家梁衡写游记的方法吧!
特邀老师
武汉市武珞路中学高级语文教师。荣获武汉市五项技能大赛一等奖,荣获武汉市“技术能手”、武昌区“技术状元”、“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名家简介
梁衡,1946年出生于山西霍州,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著名散文家学者记者、新闻理论家政论家和科普作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多种荣誉。
代表作有《晋祠》、《跨越百年的美丽》、《夏感》、《青山不老》、《把栏杆拍遍》等。季羡林赞他道:“无论谈历史谈现实,最后都离不开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在并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人,除梁衡以外,尚无第二人。”
什么是游记
游记作为一种与大众亲近的散文样式,一直颇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般认为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最早的游记名篇。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柳宗元领衔古文运动,“记”体散文取得了重大进展。明代徐霞客的科学性游记和清代姚鼐的文学性游记,深受唐宋游记的影响。近现代文学史上,名人游记比较常见,比如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朱自清的《欧游杂记》等。
梁衡曾说:“艺术美只存在于创造之中,重复旧套子,不论是重复自己还是别人,都绝对不会有美。”(《我的苦苦探求》)就游记而言,描写常人无从得见的景物固然有新意,但这样的景物毕竟不多,在描写人所习见、常被写入诗文的景物时,作者就必须主动进行艺术上的创新。
用梁衡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要在“描写”“意境”“哲理”“语言”四个方面都实现自己的美学追求,这种追求在《壶口瀑布》一文中有着比较充分的体现。
跟着名家学写作
美文欣赏一
01
所至所见,描写立体多元
在景物描写方面,选段视角独特,层次分明。在简略描写雨季的壶口瀑布时,作者采用的是常见的站在河岸上俯视的视角,虽然能感受到黄河的气势,但这种感受是模糊的、疏远的,甚至是“可怕的”。作者写自己“匆匆离去”,完成了对这一视角的自我扬弃,实际上也就将自己的文章与大多数描写壶口瀑布的诗文区别开来了。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对枯水季的壶口瀑布的描写,采用定点换景的写法,立足点是“河心”,先写水,后写石,视角反复转换。作者先俯视龙槽,明“壶口”之来历;再仰观河面,看巨瀑之源头;然后视线随河水由上至下,“跌入”龙槽,继而又随水雾由下而上,直抵青山;接下来平视龙槽两边,细写千姿百态的河水;最后,视角转换,收回脚下,描写长年被黄河冲刷侵蚀的河底巨石。
“所至”是游记的线索,也是写景抒情的基础。以游踪作为全文的线索,遵循时间先后的顺序,按照立足点的变化组织文章内容,是游记最常见也最标准的模式。这样的写法,结构简单清晰,便于展开见闻,也比较容易安排文章的详略。同时,立足点的选取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所见之景、所抒之情。梁衡如果不是在枯水期下到沟底,走近河心,就无从看到课文中所写的景物,他的感想与思考也必然会有所不同。
走出误区
1
游踪不等于实录游程。作者完全可以对实际的游踪进行艺术化的剪接和调度,形成以事实为基础的主体化的游踪。
2
游踪不局限于“移步换景",在某一个立足点上游目四顾、变换视角的"定点换景”,或者脚步移动、目光却始终聚焦一个景点的“移步定景”,都是游踪。
美文欣赏二
02
俯仰高低,意境变换交叠
接下来,作者细写龙槽附近的河水,不仅形态丰富多样,还映着七色彩虹,“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美。最后给巨石一个特写,景物由“多样”返归“单一”,巨石“静”的形态蕴含着河水“动”的力量,有一种震撼人心的美。
走出误区
1
写景状物最忌面面俱到:游记中写得最多的还是自然和人文景物,描写景物,要避免不加选择,看到什么写什么,而应当有所侧重。
2
一方面要选择最能触动自己的景物,这样写出来的景物才有灵性,有生命。另一方面,要选择对景物之美表现得最集中、最典型的“点”细加描写,为后面的抒情说理蓄势铺垫。
美文欣赏三
03
景我合一,情理独特自然
走出误区
1
情景忌分离,表达忌空泛。从创作论的角度来看,“所感”其实是游记创作的动因。游览过程中的感受、体验、认识与思考,既可以独立于写景之外,自由抒发,也可以融入对景物的描写中。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做到自然、独特。
2
所谓自然,是指文中的情感与思考都是由景物自然而然地触发出来的,与景物融为一体,并非作者刻意强加于景物的。因此,游记要写真景、真情,并将此二者结合起来。所谓独特,是指好的游记要写出作者对景物的独具个性的体验与感想,而不是人云亦云。在这两点上,《壶口瀑布)都是比较成功的。
梁衡的游记在选点、绘景和抒情议论上
都有鲜明的特色
既在写“我眼中的风景"
也在写“我心中的风景”
于景中含情脉脉
于情中娓娓道来
写游记≠写攻略
跟着梁衡一起写游记
这次,你学会了吗?
相关文章
九年级暑秋课程体系1如水课程核心优势——建立更好的思维方式和处理信息的模型很多课偏重于知识的讲授和记忆,信息是一定会过时的,我们不去学习和教那些过时的...
2025-04-24 31
八年级暑秋课程体系1如水课程核心优势——建立更好的思维方式和处理信息的模型很多课偏重于知识的讲授和记忆,信息是一定会过时的,我们不去学习和教那些过时的...
2025-04-24 34
七年级暑秋课程体系1如水课程核心优势——建立更好的思维方式和处理信息的模型很多课偏重于知识的讲授和记忆,信息是一定会过时的,我们不去学习和教那些过时的...
2025-04-24 40
如水素养六年级暑期课程体系五升六,直面小升初,元调考试也迫在眉睫,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在这个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阅读中需要处理的信息变得更加复杂,作文中...
2025-04-23 41
RUSHUISUYANG如水素养五年级暑期课程体系四升五对于小学阶段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跨越,从五年级开始,语文学科单纯靠背记就可以考八九十分...
2025-04-23 38
RUSHUISUYANG如水素养四年级暑期课程体系暑假过后,我们将从三年级迈入四年级,迎接新的挑战。四年级是孩子学习习惯的定型期,好的习惯...
2025-04-23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