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楚才竞赛文章正文

第39届“楚才”特等奖正式揭晓

楚才竞赛 2024年03月13日 15:30 613 admin

a2e94598ce1a79488f7a017c7e8856da.jpg
“天创·长江 | 云栖风华”

第39届(2023)楚才写作大会
特等奖获奖名单出炉

经过严格的初评、复评、定评、终评、终审,并进行社会公示和进校走访后,10篇作品最后从7万余篇参赛作文中脱颖而出,由“楚才评审团”正式认定荣获特等奖。获奖选手中,小学生5人、初中生4人、高中生1人。

近日,长江日报记者分别走访了10位特等奖选手及其指导老师,了解他们平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揭秘他们学习语文特别是作文的成功之道。

如何“锻造”万里挑一的作品?
一起看看特等奖选手怎么说

7ffc8b44cef951d500dfcff879470e33.png

《不可以》



丁桸曦
学校:武汉市育才小学
年级:小学三年级
指导老师:左葵、杨静玉

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小作家”

三年级的丁桸曦第一次参加楚才写作大会,她的参赛作品《不可以》让楚才评审委们眼前一亮,文中一分钟的“小确幸”以客观、生动的视角,让读者看到了真实的“课间十分钟”,引发大家共鸣和思考。


三年级的学生真能自己写得这么好吗?原来,丁桸曦是一个堪称“小作家”的才女,她从一年级开始就公开发表诗歌和文章,目前已20余篇作品见诸报刊杂志。她特别喜欢写诗,《长江日报》去年曾报道,她已写了300多首诗歌,妈妈帮她收集起来,装订成几本“诗集”。


在记者面前,丁桸曦显得很文静。她说,这次参加楚才写作大会看到《不可以》这个题目时,她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校园里,自己在各种“不可以”的规定裹挟下的“小秘密”——放学整队时,和小同桌开始“一分钟”的对窗远望。她很喜欢这种自我“解压”行动,很享受这种自由的感觉,于是便有了这篇特等奖作品。


这位小才女的养成,离不开父母的引导。爱阅读、爱写作的爸爸是她文学的启蒙导师。从小,丁爸爸就有意识地训练她的观察和表达能力。走在路边,爸爸会问丁桸曦刚刚的路过之处有什么样的特点;公园赏花时,他们比赛谁用的比喻更多、更新颖;幼儿园大班开始,爸爸就带着她晨读童诗、写童诗,不会写字的时候就口述,直到会写字了就自己写……


语文老师杨静玉说丁桸曦聪慧、内敛,课间总是安静地看书。“一次的赏花习作课上,她能从千篇一律的花朵外形描写中跳脱出来,落脚点放在树皮、树干上,转而写出了梅花不畏苦寒的哲思。”杨老师说她的文字水平远超一般同龄孩子,字里行间都透露出思维的独特性,以及敏锐的观察力。


据了解,对丁桸曦影响颇深的还有已退休的左葵老师。左老师是丁桸曦原来的语文老师,她在夯实基础的同时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听说丁桸曦获得特等奖,左老师颇感欣慰。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7104161efc240ce363fdfdee0cdb9ff4.png

《牛 控》



杨千一
学校: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小学
年级:小学四年级
指导老师:桂琼

写法大胆显个性,笔触细腻表真情

“镜头、画面、同期声……”这届楚才写作大会,四年级小女生杨千一的《牛控》一文,以其独特的内容和新颖的文体形式脱颖而出。


谈及为何选择视频脚本这种新颖的写法,杨千一说:“楚才讲‘新’,题材新颖、构思新巧、立意新异。备战楚才期间,老师正好讲到写视频脚本的方法,当时我就被这种文体吸引,觉得它非常有趣。于是,今年‘楚才’我决定就用这种方式来呈现我的作品。”


其实这种方式对于杨千一来说并不陌生。她说,自己最爱的动画片《芭比冒险之旅》给了她很大的启发。这部动画片整整两季,都是用视频博客的方式,讲芭比经历的事情。从如何记录到如何拍摄,每一环节都让她着迷。受此影响,她和妈妈也曾尝试过做短视频。她们一起讨论视频的画面、配乐。有时候觉得不够好,就反复重拍、重新编辑。今年过年,还尝试和表姐妹一起拍短剧。


杨千一的爸爸是研究养牛的,常年在牛场工作,她曾多次去那里近距离观察过牛,当时就觉得非常有意思,还曾写过一篇爸爸养牛的文章。这次参加楚才大会,她灵机一动,用视频脚本的形式重新改写了那篇文章,没想到得了特等奖。


“在写作过程中,我一边写、一边想,还做起了动作,感觉非常有趣。”杨千一认为,这种身临其境的创作方式可以更加生动、真实。在细节描写方面,她表示,通过细致描写动作、神态、语言等,能使画面感更强。她认为,写文章就是要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语文老师桂琼介绍,平时课堂上,她会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文体和写法,比如日记、书信等形式,都曾让孩子们尝试过。除了课堂作文,每周还会安排一篇练笔,让学生们写亲身经历或选择往届楚才题目锻炼提升。桂琼说:“杨千一平时的习作在选材上就与众不同,想象力丰富,细节描写到位,很有画面感,也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2952c7eb3e4f68ff2ec9efad137cad9d.png

《书柜里的故事》



梅君颉
学校:湖北大学附属小学
年级:小学五年级
指导老师:蒋琪

精彩来自于用“心”观察和阅读

梅君颉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特别是写得一手好字。作为一只“小书虫”,她最大的爱好就是沉浸在各种各样充满想象的文学世界里。


谈到《书柜里的故事》写作灵感时,她说在看到楚才作文题目时,立马想到家中书柜旁那盆生命力蓬勃的绿萝。在文内,她将书籍赋予生命力,将书柜与自己的成长紧密联系在一起,为读者塑造了一个奇幻、美丽的“动画”世界。


书柜里的故事》语言绮丽,生命感、画面感十足。文中大量拟人的描写手法,让人感到新颖、别致。“叶茎的小脚”“小蛇般的叶片”……等等之类的语言都是奇幻氛围的烘托。而这些富有创造力的语言片段都是梅君颉平日观察所得。她说:“为了搞清楚‘爬山虎’为什么叫‘虎’,妈妈曾特地陪着我去观察一整面墙的爬山虎。”


她还分享了她“零存整取”的写作心得:平时随手记录生活、学习中的心得感想。一件小事或一个小情绪都可以写下来,既是记录也是练笔,还是写作的素材。做好“零存”,这样不占用大块时间专门练习写作,既没有负担压力,又能得到更多次的锻炼,最后写作时就能“整取”,写出内容丰富的好文章。


语文老师蒋琪经常鼓励孩子们用心观察生活,多做文字记录,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她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多样化地去阅读,并且要读进去。


梅君颉说:“在蒋老师的启发下,我读书时会习惯拿支笔在手上,遇到好词好句会勾画,遇到精彩篇章,会分析它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有时还会合上书,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再叙述一次。”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42fe58528dca24f0252a7950cc22df75.png

《急脾气与慢性子》



徐沛轩
学校:武汉市光谷第六小学
年级:小学六年级
指导老师:李雯婷

走得再慢,也要用热情点亮梦想

见到徐沛轩,记者发现他是一个思维活跃、口齿伶俐,而又颇为心细的小“暖男”。这与他文中形容“蜗牛”般的自己完全不同。


语文老师李雯婷说,徐沛轩不仅作文写得好,他兴趣广泛,各科成绩也位居前列,数学尤其棒。她感叹:“这孩子能做到今天这样,很不容易!”


与记者交谈时,徐沛轩坦陈,面对“天生的困难”也曾自卑和困惑过,觉得自己有点倒霉。然而,他并未一直被负面情绪困扰,而是通过阅读大量的名人传记,如贝多芬和霍金的故事,汲取力量。他说,渐冻症患者蔡磊的经历,也给了他巨大的鼓舞。


“面对问题不能摆烂,要积极去挑战,乐观去面对。”徐沛轩说起话来,像个小大人。他将自己比作龟兔赛跑里的乌龟,坚信着哪怕走得再慢,只要努力坚持,就有可能创造奇迹。


这次参与楚才写作大会,徐沛轩想通过亲身经历,给更多跟他一样的伙伴们一些鼓励和信心。他以“牵着蜗牛散步”为结尾,表达了希望父母们都能慢下来,跟孩子成为朋友,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


李雯婷老师说,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徐沛轩战胜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他的父母一直给予他鼓励和耐心呵护。在班上,老师们也会给予徐沛轩这样有困难的孩子更多的关照,让他们健康成长。


“比起成绩,我更注重孩子品德树立、价值观树立上。”课堂上,李老师注意让每位同学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只要是孩子们用心写的作文,我就会在班上分享,鼓励学生多尝试不同的写法,激发孩子们的表达欲望。”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b154ca2dc9d730e30a0782379ebb59ba.png

《懂事是什么?》



许芷云
学校: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年级:小学六年级
指导老师:廖蓉

用文字作画笔,绘出生活的美好

在学校,许芷云是有名的“小画家”,绘画作品多次获奖,还举办过个人画展。在家里,她是“懂事”的乖孩子。她说:“只有拿起笔时,才能做一个天马行空的人。”


获奖作品《懂事是什么?》的文字很有画面感,许多读者被这篇富有诗意的文字“治愈”了。许芷云优美的文笔与她爱好绘画有关。她说,写作时她会将一篇文章想象成多幅画面,并用这些画面来串联起故事。这使得她的文章更加生动鲜活,代入感极强。


许芷云还擅长运用疑问式命题,凭借其丰富的想象力,给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再加上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场景,让读者感受文字散发出的温暖与美好。


谈到写作思路,许芷云表示,她的大部分灵感来源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这篇作品就是受到了家里小狗的启发。爸爸心情好时,小狗在他眼里那样可爱,心情不好时爸爸就会秒变“狗贩子”,这样的反差,让许芷云觉得很有趣。这次参加楚才,被不识趣的小狗一闹,正准备教训它,突然想到小狗知道什么呢?他能有什么错呢?于是便文思泉涌,一气呵成写下了这篇小散文。


许芷云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亲戚们经常互相串门,她的学习生活经常被很多人评价。所以在描写小狗懂事那一段写到“只有你会在我伤心时安静陪伴我,不安慰,也不评价”。这其实也是她想表达给大人们的心声。


语文老师廖蓉夸赞许芷云是个颇具天赋的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她的文章既有童真的趣味,又透露出超越年龄的成熟思考。她的文字中充满了画面感,读起来让人感到非常愉悦和享受”。


“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廖老师介绍,在平时教学中她特别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和生活的美好。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766d00201490b93a5daa8611d4fc18d2.png

《青春纪念册》



朱钟灵
学校:武汉外国语学校
年级:初中一年级
指导老师:陈颖婕

在原型的基础上大胆虚构

“朱钟灵字如其人,端庄大气,自己首先是被她的字征服的;人如其名,朱钟灵文静内敛,有别于班上一众孩子的活泼、外向、张扬。”语文老师陈颖婕如是介绍朱钟灵。


说来有缘,朱钟灵曾多次参加楚才写作大会,获得了一等奖、三等奖等奖项;两次参加楚才写作大会的姊妹赛海峡联合杯作文大赛,分别获得首奖和一等奖。


朱钟灵的爸爸妈妈都喜欢读书,家人在一起乐于谈论文学相关的话题,都不会沉迷于手机短视频。言传身教,朱钟灵也养成了爱读书和写作的习惯,伍尔夫《海浪》《一个人的房间》、乔伊斯《都柏林人》、刘慈欣《三体》、奥莉娅娜·法拉奇《我不相信神话》、简·谢伦·德哈特《大法官金斯伯格》、哈珀·李《杀死一只知更鸟》、赫胥黎《美丽新世界》等不同文体、题材的佳作均有涉猎;遇到触动自己的人、事、物,朱钟灵会根据不同的感受和思考,选择随笔、书评、影评、诗歌或小说等不同文体将其述诸笔端。


语文老师陈颖婕非常注重对学生静心阅读、沉浸式阅读习惯的培养。教室不远处开放的阅览室、紧跟单元的主题式阅读、对《世说新语》等经典的集体精读、对课内名篇《西游记》等所作的课本剧演绎等,阅读的“厚积”,自然能带动写作的“薄发”。


在本次楚才写作大会上,“青春”一词勾起了朱钟灵对活泼调皮、才华横溢的闺蜜的回忆,便借助“七色笔记本”这个纽带,链接起二人的故事。“我不知道怎么和她分手的,做梦一般看着她离去的背影,两条辫子在夕阳里跳动,像小鱼跳出了水面,跳出了我的生活。”青春总是蕴藏着淡淡的美好和忧伤。朱钟灵坦陈,文中有些精彩的情节是运用小说笔法虚构的。


“多读书,多写作,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勇敢地表达自己!”朱钟灵乐于把这句话送给和她一样热爱写作的同龄人。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4d957fd11aa1d61714afc30b57d85ca4.png

《敏感与迟钝》



蒋雯静
学校:武钢实验中学
年级:初中二年级
指导老师:刘丽

文字仿佛能治愈一切

本届楚才写作大会,一篇题为《敏感与迟钝》的美文,曾让评委潸然泪下,公示阶段更是感动了无数的读者。


作者蒋雯静是一个初二女孩。文中的故事是她的亲身经历。


现实中的蒋雯静开朗大方,说话行事慢条斯理、张弛有度,喜欢写作、书法和舞蹈。在她看来,课余静心练书法、临古帖,研究古代文人的一撇一捺,感受其中的精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乐事。


对写作的喜爱也是如此。她觉得文字很神奇,能记录生活,也能传达情意,文字似乎承载着自己的一部分,是她的独家快乐,它们仿佛能治愈一切。


觉得幸福美好时,她就把快乐变成文字;内心苦恼惆怅时,她就将心中所愤变成文字;思念充塞满溢时,她就把思念变成文字……恰好,楚才写作大会“敏感与迟钝”这一作文题目,给了她一个思念的宣泄口。


看到这个题目时,蒋雯静立刻想到了自己的爸爸。爸爸寡言少语,看似迟钝,实则内心敏感;而自认为敏感的自己,在理解爸爸这方面却相对迟钝。轻放在桌上的热牛奶、写满解题思路的密密麻麻的草稿纸、聊天对话框上方“对方正在输入中”的长久等待、“爸爸一定会好好的!”的简单回应……蒋雯静一字不提爸爸的爱,我们却感受到更为浓烈的爱意和思念。


蒋雯静就是这样,敏于生活,平时总喜欢观察生活中的点滴,一片落叶、一株花草都能让她为之驻足,观察许久;敏于思考,有共鸣、有质疑、有启发时,不会人云亦云,总是有自己的思考角度和不同想法;敏于文字,任何引起内心触动的人和事,她都想要记录下来,并且如她自己所说,乐于“坚持写作,全情投入,‘不求好句,只求好意’,表达真实的自我”。


语文老师刘丽平时就要求学生“看看眼前小风景,说说自己小心事,写写生活小细节”,蒋雯静确实做到了这些。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b9e8b1147fbefb886af28e7dd305025b.png

《对 局》



王思睿
学校:武汉市粮道街中学
年级:初中二年级
指导老师:刘红霞

“国风”少女尝试文言写作

一般来说,现在不倡导学生用文言文进行写作。但本届楚才写作大会上,文言文《对局》不仅没有违和感,反而以大胆的创意、深邃的见识,获得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原来,作者王思睿本身就是一个热爱文学、国画和书法的“国风”少女。


读刘慈欣的《三体》等科幻小说,让王思睿打开无限脑洞;读马伯庸的《太白金星有点烦》《长安的荔枝》等历史小说,让王思睿找到看待人、事的不同视角……王思睿爱读小说,日常练笔也常写小说,她总是尝试着带入不同的视角,寻找与众不同的切入点,来传递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写作对王思睿来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写日记、周记的习惯亦保持至今,已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


在参加写作大会时,王思睿意识到,“敏感与迟钝”这样一组看起来相互矛盾的词里藏着一些戏剧冲突,非常适合进行创作。再加上她平日里非常喜欢传统文化,而这组词又很容易让她想到其中博弈的具体场景,于是她很快将命题里的两个关键词化为“肃坐对弈”的君子,让它们在棋盘上博弈,于谈笑间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地展示出来。平时积累的经典人物素材、文史常识,如影片般在她眼前清晰回放,被她自如地运用到作品中。


王思睿说,自己就是一个相对敏感的人,看到月亮,会想到自己看过的《月亮与六便士》,想到纯粹干净的精神世界;看到晚霞、落日,会回忆起以往的快乐时光,会慨叹着时光的流逝,燃起奋进的信念……对自然、对人生、对文字的敏感,可能会给王思睿带来一些小烦恼,但更能让她开辟大世界。


在语文老师刘红霞眼中,王思睿虽然文静内秀,却并不柔弱,她沉稳踏实,有目标,有规划,能吃苦,肯坚持。对于自己喜欢的写作,她满怀纯粹的热爱,愿意为之耗费时间,倾注心血。她的习作中,有对学习和生活中欢乐悲喜的诚挚记录,有对社会热点、文化时事的犀利点评,从中能见出她的真知灼见。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0883b43cc6d99b47f1f0895f0bdc1e3b.png

《一起望春》



杨熙曼
学校:武汉市任家路中学
年级:初中三年级
指导老师:王明华

在平凡的生活中发掘写作富矿

九年级的杨熙曼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个性鲜明、善于思辨、气场十足的小女孩,小小的身体似乎有着大大的能量。


其获奖作品《一起望春》想象奇崛,情节引人入胜,在科幻故事的背后,蕴藏着对“断亲”现象的深刻思考与忧虑。其文笔非常含蓄,初读此文,若不用心揣摩,不容易看明白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


杨熙曼说,看到楚才写作大会关于“断亲”的题目,她深有感触。爸爸妈妈喜欢讲他们小时候过年亲戚们聚在一起是多么热闹和快乐,而她自己的感觉是,本来兄弟姐妹就少,随着年龄的增长,又都各有各的事,过年走亲访友成了一件象征性的事,上一两辈人那种浓郁的亲情早已不知所踪。

“我会想这样的趋势下去,我们的下一代会是什么样的呢?人和机器还有区别吗?我希望下一代不会比现在更冷漠,希望过去的温暖能够渗透到未来……”谈起写作,杨熙曼滔滔不绝,文章中的各种小心思、小伏笔也一一向记者解释:主角名字“望春”寓意着对真正的春天以及亲情的期盼;“找春天”的传说也暗示着浓郁的亲情才是真正的春天;虚拟未来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比,是为了对显示传统人际关系的怀念以及对科技发展的反思……


杨熙曼善于从平凡生活中发掘写作题材。她说:“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我写作的灵感绝大多数来源于一些常常被忽略的事物的感触。”

 

在语文老师王明华看来,杨熙曼一直是个很享受写作的孩子,她的作文风格灵秀、观察入微、笔触细腻;性格上还有一些“执拗”,凡事爱问“为什么”。王老师说:“作文不是作业,而是每个人的作品。”他一直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写作,不要被各种条条框框束缚住了手脚。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86be007eb495617988a586389985879c.png

《影壁前的回首》



戚翰雯
学校:武汉市第六中学
年级:高中二年级
指导老师:姚玲

热爱哲学思考的才女

高中年级组特等奖《影壁前的回首》,被誉为本届写作大会的一篇奇文。全文引经据典,众横捭阖,意在阐明真正的哲学家与芸芸众生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作者读书之广、思考之深、文笔之精妙,无不让人感叹“后生可畏”。


没想到写就此文的却是武汉六中高二小美女戚翰雯。


语文老师姚玲说,戚翰雯不仅语文好、写作好,全科成绩也名列前茅。她活泼、自信、善于思考,曾经获得过楚才一等奖和二等奖,是学校文学社社长。


谈及这篇文章写作过程时,戚翰雯说,她平时喜欢思考一些哲学问题,初中时就读了《苏菲的世界》,当时在选题时,高中组第三题乍一看,似乎关涉“人生境界”这样的话题,能够往哲学上靠一靠,便选择了这道题。她企图以哲学家和普通人对日常生活的感受为切入点,来阐述哲学的思考和人生境界的选择,广阔而深远的视角给她带来一种“超然感”,让她想到了“洞穴隐喻”,想到了之前深受触动的《苏菲的世界》,于是很快就有了文章的大致构想,写起来也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戚翰雯酷爱阅读。紧张的学习之余,还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她说:“我喜欢读杂文和散文,老舍、汪曾祺和梁实秋是我的心头好;其次我会读一些社科类作品,比如我很喜欢的《乌合之众》;小说我也有所涉猎。在杂文、散文外的领域,我喜欢理性色彩比较强的作品,比如最近正在读《毛泽东传》和苏联史。”难怪,她的获奖文章中提到了那么多经典作家和作品,其中有的还比较生僻,不为一般人所知道。


当很多同龄人还整天陷于生活的小小烦恼之时,这位小才女则试图爬到“兔子毛的顶端”,开启了自己抽象而色彩绚烂的生活。对此,戚翰雯说:“必须去活,去创作,活到流下眼泪,这条路可能孤单,但这将是我一个人的朝圣。”话语略显悲壮,却让我们窥见了她的一腔热忱和必胜的信仰。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恭喜以上10位同学

在第39届楚才写作大会(2023)

荣获特等奖


如水教育 鄂ICP备18006722号-1 
复制成功

微信号: rrushui00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我知道了
rrushui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