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如水优秀作文文章正文

如水学员课堂作文分享《乡村》

如水优秀作文 2023年04月14日 13:36 933 admin

乡村

初一   冯雨果

 

又是一年清明时。

 

望着窗外一片灿烂的春光,我忽忆起今日是清明节,乡村这个极远的而又极近的,极陌生而又极熟悉的词展翅在我脑海中盘旋。我放下一本正在看的《人类简史》,向窗外,把头抬得极高,直到只能看见一片蓝天,看不见一间间高楼广厦为止,可惜天空不如去年清明去乡村的蓝天。

 

去乡村,对于我们来说不过是踏春体验生活,乡村于我们,不过是一时能隔开工作、生意、工资、生活费或是学校、作业、考试的一个景区,一个偶尔涉足的桃源罢了——但乡村,又究竟是什么?

 

乡村给人的印象如春日暖阳,明媚而不骄人,和几个同学沿着弯曲的小路,一开始极小心地一步一步走着,怕泥土赖上鞋底,后来放开步子飞奔,奔向远处那大片大片恣意纵横而又不失规矩被人垦过的绿油油的田垄、原野;奔向泛着金黄的油菜花田;奔向那一间间仅有一二层的农舍……大绿大黄,甚至极远处还有不知是种的什么的一片大红,几乎是最俗、最艳的颜色了。

 

可我们中没人因此感叹——这儿,本是乡俗之地嘛!但乡俗又于我们真的就是无足轻重的么?

 

清明,自然要去祖上坟前扫墓祭拜,当我们来到墓地,我们看见一个中年人将缎带系在一块墓碑上,没有那天人永隔的痛哭伤感,神情庄重肃穆,如坐于黄昏花丛之中,看前方河流河灯盏盏,顺水漂泊,清冷之中有火光在跳跃,却有种宿命的安宁,仿佛将生死看得很重,又很轻。墓边生出许多小草,沿着墓碑在生长,使死气沉沉的墓碑有了生机,也许是让地下的人,与自然相融,进入了新的轮回。那中年人系好了缎带,起身看向四周,草木都青翠欲滴,他若有所思。也许,接着他是要准备回家去忙些农活去了吧。刹那间,远处忽传来一声悠长的呼哨。

 

记得最深的,是那个傍晚。几个同学们疯跑累了,坐在凉棚、豆蔻丛边闲看姥姥在檐上种炊烟。那儿黄昏真美呀,橙黄赤黄橘黄明黄……彼此交错晕染.我们一边捡地上散落的豆蔻种子,一边看姥爷悠闲地躺在凉椅上,一边听一个同学的妈妈一句句念着《豆花庄的小家伙们》:傍晚,他们的歌声,带着豆花的香味,飘着晚霞的色彩……”我一向喜欢写景的文字,可现在我只认为那是多余,此处的景并不是我所看见的并且书上描写的景。此处的景是能与人相谐相生的自然,也是我的长辈们日复一日勤恳与喜悦的归属之地,也是我们的归属之地。

 

沈从文《湘行散记》中,写那些平凡人们死了用的竟是打发了”“完事了,我不解。——那些人们来去一遭,什么也没留呀!到了乡村,我才明白——这里的人们朴实而又勤劳,他们能留下的最好的东西,便是曾经活着,便是活着时在土地上劳作,死后与大地融合为一。

 

这是乡村,是我们曾经世代生活的乡村。

 

那些离开乡村去往都市的人们,是否在置身灯火繁华车水马龙时,仍怀念踏在乡村真实的土地上,在一片自然之中,与二三好友围坐侃大山讲粗话的时光,是否不甘叹一声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如水教育 鄂ICP备18006722号-1 
复制成功

微信号: rrushui00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我知道了
rrushui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