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如水优秀作文文章正文

如水初中学员优秀作文分享《琴艺童年》

如水优秀作文 2025年10月22日 18:21 9 admin

琴艺童年

南湖七年级 张梓熙 指导老师/黄琴

 

风吹起纱帘,在书桌上留下一道影,我一个人坐在窗台边,静静地聆听邻居大姐姐的琴音,仿佛又看到了那个三岁的小女孩安静地坐着,听着没有一丝哀叹,眼里充满了对音乐的渴望。

那是一个九年前的夜晚,忙于工作的父母留我一人在家,我无聊到不想积木或看电视,闭着眼睛,想让自己睡一下。这时,一阵琴音打破了那宁静的夜,我爬上窗台,想看清是谁在弹琴。湖面被风吹起,泛了层层涟漪,柳枝压弯了树干,仿佛正低头看自己的脚尖,是不是音乐被听到了?枝叶随着节奏舞动了起来。

原来是邻居大姐姐在弹钢琴,我又惊又喜,虽不知道她弹的是什么,只觉得很好听,便开始给音乐编故事,幻想着自己就在音乐里。琴调时高时低,时连时断,也许是天天听的缘故,我的音感非常好,上幼儿园小班时的第一次音乐大赛就脱颖而出了,从此,我喜欢上音乐。

母亲似乎看出了这一点,在我四岁生日那年,送给我一架黑漆的木质钢琴作为礼物,我兴奋得一晚上没睡着,满脑子想得都是那钢琴,我的世界已不再孤独了,多了一些陪伴与关怀。父亲为我请来了钢琴老师上课,可能是天赋吧,我只花了三天时间就认清了所有音,但是弹起来就很难了,我的手像一团橡皮泥一碰到琴键就变形,为此挨了老师不少批评。有时我甚至很想放弃当初的选择,经常一个人在琴房里哭,安静下来却总能听到阵阵琴声。我想:谁一生没有痛苦悔恨呢?又有多少人在面对瓶颈时能坚持到底呢?只有从容罢了,只有克服罢了。我眼里含着泪水,在黑白琴键上跳跃,不停重弹,不时减速,弹琴让我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

六岁那年我第一次站在舞台上,看着无数双期待的目光,我深吸了一口气,既兴奋又紧张,这一次的机会,是无数折指后的疼痛,是无数挨打后的总结换来的。我坐上琴凳开始表演,这一曲我已不记得练了多久,虽说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但在我的记忆里,整个童年几乎都是在琴房里度过的。那熟悉而真切的琴音陪我一起踏过璀璨的星河,赏过暗夜的昙花,叹过谢了的春华。啊,多么美好的童年!一曲终了,余音里是全场的欢呼与掌声,我眼含泪水,望了望琴,上面还沾有我的童年。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有请下一位。”我才恍惚原来有这么多人的童年和我一样,是有音乐的。

回家的路上,到处都是卖商品的小店,耳边传来的只有嘈杂的吆喝与车鸣,失去了往日的安宁,我却什么也看不见,又想起了儿时宁静夜晚的风声与虫鸣。低头看看自己粗糙而红肿的双手,才过了三年就成了这样,付出不少。

如今我已十三岁了,拿了不少奖,不再为折指错音发愁,邻居大姐姐已经上了大学,她到现在都不知道,有一个小女孩跟着自己的琴音长大,盼着自己回去。新搬来了一个妹妹,同我儿时一样坐在窗边听着,透过琴房的玻璃可以看到她正沉思什么,应该也在编故事吧。我仿佛明白了这世间的一切,感叹着逝去的童年也惊叹其以另一种方式永存,琴艺陪伴着每个人的童年。

小溪虽不及大海的汪洋,却也能浇灌周围的花木,我的童年如同这溪流,浇灌着心中精神的种子,与钢琴为伴的童年是多么美好啊!

 

老师点评:文章以“琴音”为线索,编织了一段充满诗意与温度的童年乐章。你将听琴的沉醉、初学的艰辛、舞台的荣光描绘得细腻动人,特别是对练琴挫折的刻画(如“橡皮泥般的手”、“折指后的疼痛”)尤为真挚。结尾“小溪浇灌花木”的比喻巧妙升华,将琴艺融入童年精神成长,赋予了回忆深刻的意义,是一篇饱含情感与思考的佳作!


如水教育 鄂ICP备18006722号-1 
复制成功

微信号: rrushui00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我知道了
rrushui006